爆满餐厅为何集体“扑街”?拆穿餐饮业“虚假繁荣”的韭菜剧本
“每次去家旁边的餐馆吃饭,人都爆满,为什么还赚不到钱?”这是很多消费者的困惑,也是餐饮业最魔幻的现实。
表面上看,餐饮业确实红火。2023年餐饮市场规模突破5万亿,同比增长20.4%。但在这片繁荣背后,却是触目惊心的倒闭潮。企查查数据显示,2023年餐饮企业注销数量超过100万家,平均每天有2740家餐厅关门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”冰火两重天”的现象?让我们来算一笔账。
以一家月流水30万的餐厅为例:
- 房租成本:8-10万(占营收30%)
- 人力成本:6-8万(占营收25%)
- 食材成本:9-12万(占营收40%)
- 水电杂费:2-3万
- 平台抽成:2-3万(外卖平台抽成20%起)
算下来,这家看似火爆的餐厅,利润率可能不到5%。这还是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,一旦遇到疫情、修路等不可控因素,分分钟亏本。
案例1:网红餐厅”一笼小确幸”
曾经在上海滩红极一时,最高峰时单店日流水破10万。但短短两年就倒闭关店,创始人坦言:”房租每年涨20%,人工成本涨15%,食材价格波动大,外卖平台抽成越来越高,根本撑不住。”
案例2:老字号”全聚德”
2023年财报显示,净利润同比下降89.4%。这家百年老店也难逃成本压力,不得不关闭多家门店。
餐饮业的困境,本质上是”三高两低”的困局:
- 三高:房租高、人力高、食材成本高
- 两低:利润率低、抗风险能力低
再加上外卖平台的强势崛起,餐饮企业不仅要面对线下竞争,还要应对线上平台的”割韭菜”。美团2023年财报显示,外卖业务抽成率已经达到22%,这意味着每卖100元,餐厅要给平台22元。
那么,餐饮业就没有出路了吗?也不尽然。
突围方向1:精细化运营
- 外婆家通过中央厨房降低成本
- 海底捞用数字化系统提升人效
突围方向2:差异化竞争
- 文和友打造”餐饮+文化”新模式
- 喜茶用新式茶饮开辟新赛道
突围方向3:轻资产模式
- 预制菜降低后厨压力
- 共享厨房减少房租成本
结语:
餐饮业就像一场”死亡游戏”,表面光鲜亮丽,实则危机四伏。想要在这场游戏中生存,光靠客流远远不够,更需要精细化的运营、差异化的定位,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。毕竟,在这个行业,活下去才是最大的体面。
(数据来源:中国饭店协会、企查查、上市公司财报)